2021年3月14日,由特邀策展人 Jeppe Ugelvig 和 X 美术馆首席策展人吴冬雪共同策划,X 美术馆展览“无尽的服装:研究站”开幕,汇集了来自大中华地区及十个东南亚国家的22位设计师及艺术家的作品。这场持续至2021年5月30日的展览,在全球化的物理联络尚未恢复之前,适时地对其系统中的产业进行了反思,并将在日渐陈词滥调时尚产业里,从生产中觅得新意。

在网络上众多的梗图里,以山寨衣服为快乐源泉的总是占据着一席之地。

它们有着塞班时代智能手机的拍摄画质,魔幻现实的底色,以 JPG、GIF 和鬼畜视频的方式传播。内容大多是穿着“Adidos”运动裤的俄罗斯人跳“苏卡不列”;又或者是身着艳红色 Guici 毛衣的大妈们在方言加持下后仰斗舞,背景音乐则是“Wow~you can really dance”;更有可能是晨练的大爷靠在树上摩擦,脚上趿拉着“巴黎世擦”的拖鞋以人间清醒的姿态预言了一切。

上图:X 美术馆展览“无尽的服装:研究站”展览现场

下图:X 美术馆首席策展人吴冬雪

这种通行于世界的 MEME 引来了艺术家们的注意。山寨歌词便是一个对山寨服装感兴趣的艺术团队,近年来,他们持续地从香港、深圳、广州、北京和纽约等地的服装市场上收集山寨T恤和长袖,对印有文字的衣服进行语言改造。

在作品《无尽的服装》中,衣服上会印有黑色的全大写字体“ WE SHOUL ALLB FEMINIS”,“Christian”也被趣味性地改成“Christmas”,而白色 T 恤上面则挂着两个锁在一起金色 C 形,大胆地标有“CNANEL”。

上图:X 美术馆展览“无尽的服装:研究站”展览现场

下图:Xiaopeng Yuan Campaign Child

然后这些衣服被堆叠在只有膝盖高的圆形展台上,一只话筒悬挂在上方,在背后的影像上,衣服们组成奇怪的哲学哀叹和时髦言论的语法错误版本,艺术家再通过繁复合并,进而形成一种带有刺痛感的诗性文字。

衣服的冗余在此时变得重要起来,它不仅呼应着“无尽的衣服”的主题,也说明了时尚在全球范围内不必要的堆积。特别是当这些衣服拥有者的身份被艺术家们遮蔽时,文化过剩和流消亡的意味变得更加浓厚。

《变身男女家庭指南》视频截图

在另一个参展艺术家团体女子天团的一首名为《变身男女家庭指南》歌曲中,四位女性艺术家用广东话唱着“妈妈係一个动词,妈妈一分钟,就係一辈子”,这些话语同样被缝在家庭气氛浓厚的布上。

上图:女子天团的缝纫机工作坊在X美术馆展览现场

下图:《把欲望都缝在一起,挑起新的缝隙 》(Sewing All My Desires Together, Provoking New Gaps),2020

开幕时,女子天团还开启了一场缝纫机工作坊,邀请观众进入其中,在大布上画写出与自身亲密关系有关的关键词,剪下来进而缝制成一件充满感情的织物。如此之后,一块普通的布,便与无数人有了连接。

与光鲜的天桥、橱窗以及美丽的售价无关,名义上为时尚展览,“无尽的服装”却不想探讨那些与恋物有关的事情。

展览标题“无尽的服装”正是取自山寨歌词上述的作品,而这个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罗兰巴特那本讨论符号学和时尚的著作《流行体系》里。在书中,罗兰巴特将时尚消费称之为商业谎言——“人类语言的无所不在是无罪的,为什么流行要把时装说的天花乱坠?为什么它要把如此花哨的词语(更别说意象了),把这种意义之纲镶入服装及使用者之间?原因当然是经济上的。”

X 美术馆展览“无尽的服装:研究站”展览现场

虽然展览中仍然出现了模特军团式的呈现,但对于需要融合服装行业里不同工作系统里的人来说,这些语言是必要的。

参展者中包含了艺术家、设计师、摄影师、导演以及兼职的 DJ 等角色。吴冬雪说:“他们都是在时尚系统里面进行操作的一些人,这些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了一个非常多面的时尚系统。”

Carl Jan Cruz 作品

Carl Jan Cruz 也是在不同系统中穿梭的一员。他曾在 Phoebe Philo 掌舵时期的 Celine 工作,但并没有被自己工作的商业逻辑所束缚。在学习完技法与经验之后,便坚决地回到菲律宾马尼拉,创建了同名品牌。

ASAI in Monganshan China 2018 by Alex Leese

克鲁兹钟情于当地露天市场一种名为“布萨”(音)的材料,在那里,当地的贩卖者会把上色染制成类似牛仔的样子然后以特定的方式进行重组,而这些布料都来自真正的居民家中。同时也由于这种非常私人化的家庭工作方式,导致它的产量和款式都不稳定,当它被主流市场青睐的时候,没有办法给出商业保证。这种对服装的当地溯源,无论是构建方式,还是布料的生产方式,都把非常真实的当地居民生活一面展现出来,这种真实性恰恰是“无尽的服装”所在乎的。

上图:Carl Jan Cruz 作品

下图:Yat Pit  作品

可持续性、环境友好以及新型材料,吴冬雪说她不是不知道当下时尚潮流所关注的议题,而是这些附着在产业外表的话术无论怎样变化,其内核都是一样的。

“当有了贸易,即资本的流动之后,便有劳动力的分级,才有了时装产业和时尚的生产。” 吴冬雪表示。“最开始的世界工厂是在中国南方,当然直到现在也是产业的重镇,近年来逐渐转移到东南亚。在批量生产的地方,没有所谓的著作权,当我们想去探讨时尚生产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像被蒙蔽了一层遮罩。”

X 美术馆展览“无尽的服装:研究站”展览现场

正如展览前言所写:时尚——或者广义维度上的服装产业——是全球化世界中最古老的网络之一:一个不平衡的竞争系统,在这个体系中,商品、身份和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通,通过风格将碎片化的地理位置连接起来。服装的生产和消费催生了庞杂的跨国网络,并建构出发生在亚洲内部的、洲际间的移民和文化交流历史。

著作权、真实性、劳动力、遗产和身份最终成为展览的主要线索,作品上对边缘化的生产和创作空间的关注也体现了这一点:从胡志明的布料市场到巴厘岛的独立设计布景;从纽约唐人街的社区驱动型时装秀到马尼拉和雅加达的手工定制品牌。

X 美术馆展览“无尽的服装:研究站”展览现场

同时“无尽的服装”还会是一个将时尚生产作为媒介的主题研究项目和系列展览。此次的“无尽的服装:研究站”将作为项目的一个起点,该研究项目将贯穿整个2021年,并最终在11月完成总结性展览和一个出版物。

简而言之,无尽的服装是一个颇具野心的项目。虽然它尚未展开全貌,却以管中窥豹的形式勾勒出当代时尚生产者的实践,他们将时尚看作为一个文化、社会和经济体系,身处其中并且批判性地进行回应。尤其,这场展览还是在工厂南迁、时尚行业将中国市场作为救命稻草的当下展开,它似乎以正当时的姿态告诉我们,当话语权的主导者祈求曾经的世界工厂可以降下更多甘霖时,那些被系统遮蔽的籍籍无名者,或许正存在着让时尚“生产-消费”位置互换的可能。

无尽的服装:研究站

2021年3月14日-5月30日

北京 X美术馆

摄影:林半野

撰文:李靖越

编辑:陈嘉文